央視梳理:八年抗戰裡的財經大事



央視梳理:八年抗戰裡的財經大事

0



1



2



抗戰八年,山河破碎。中華民族,依舊有著今天也不能忘卻的一組數字,八年,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瞭重要戰役200餘次,大小戰鬥近20萬次,中國軍民傷亡總數超過3500萬人,經濟損失超6000億美元。

3



八年的抗戰,是中日兩國軍隊和武器的對壘,更是經濟實力的生死較量。但在戰爭初始,一組數字記錄瞭中日經濟相距幾多懸殊:①日本的工業總產值為60億美元,而中國僅13.6億美元,日本是中國的4.4倍;②在軍事工業上,日本1937年生產的飛機數量達到瞭1580架、汽車9500輛,而中國的產量,幾乎為零;③日軍的一個師團,配備的坦克數量24輛,而八路軍平均三名戰士才有一桿步槍,每桿步槍隻有三發子彈。除瞭經濟差距、軍事裝備,雙方在戰爭物資、後勤補給實力亦是相去甚遠。那麼,八年後,是什麼支撐中國共產黨人,不斷縮小經濟差距,充實前線物資,最終打贏攻堅之戰呢?

4



5



央視《經濟半小時》誠意之作《抗戰財經記憶》,一條時間軸,帶你回溯1937-1945,探秘八年抗戰裡的財經大事記。

抗戰伊始:一串冰冷數字 對比中日經濟

中國和日本在國力上的差距,可以追溯到1868年,日本明治維新開啟瞭這個東方島國的近代化進程,它在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強國的道路。而在日軍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之前,中國,連基本的現代工業體系都不完備。

6



在1937年,日本的工業總產值為60億美元,而中國僅13.6億美元,日本是中國的4.4倍;鋼鐵產量,日本是580萬噸,中國是4萬噸,日本是中國的145倍;石油,日本為169萬噸,中國僅1.31萬噸,日本是中國的房子信貸轉貸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129倍;銅,日本為8.7萬噸,中國為700噸,相差124倍。

在軍事工業上,日本1937年生產的飛機數量達到瞭1580架、火炮數量達到瞭744門、坦克330輛、汽車達到瞭9500輛,而中國在這幾項上的生產數量,幾乎為零。

7



中日之間國力上的差距,在戰爭的一開始,就如此的懸殊,而兩個不同量級的對手,卻要在戰場上展開對決。在1937年的那個冬天,整個世界都在發出一個疑問,中國人究竟要靠怎樣的力量,才能戰勝這個強大的侵略者?一個貧瘠的國度,如何在危難之時,凝聚人心,匯聚實力,英勇抗戰呢?

一個決定扭轉一場戰爭:敵後革命根據地改變抗日進程

1937年的8月,毛澤東、張聞天、周恩來、朱德、任弼時等20多位中共領導人,雲集陜北洛川縣馮傢村。就在這片黃土高坡上,領導人深入分析瞭中日戰爭敵強我弱的局面和戰爭的艱苦性、持久性。會議決定,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,要到敵人的後方去,在敵人的後方,放手發動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,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。洛川會議的這些決定,奠定瞭中國抗日戰場上的一個全新走向,正是這個決定,億萬中國人的命運,在抗戰的戰場上由此逆轉。

8



9



開辟抗日根據地,像在敵人後背插上瞭一把把尖刀,讓日軍不敢全力投入正面戰場的作戰。極大牽制瞭日軍的兵力,但在敵後開辟抗日根據地,異常艱難。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中國抗日的軍隊,在武器裝備上遠遠落後於侵華的日軍。抗戰的初期,敵強我弱的局面一時間難以逆轉。侵華日軍的一個師團,配備的坦克數量是24輛,而中國軍隊,一輛都沒有,為瞭保證軍隊的機動性,日軍每一個師團都配備262輛汽車,而中國軍隊,則隻能依靠急行軍保證部隊的機動。

10



11



抗日初期,八路軍很多部隊平均三名戰士才有一桿步槍,每桿步槍隻有三發子彈。炮彈則更是奇缺,以至於當時新四軍第二支隊曾經專門規定,打一枚炮彈,必須得到副司令粟裕的批準,方可發射。

12



和武器一樣落後的,則是抗日根據地的經濟。既然要避開敵人鋒芒,打山地遊擊戰,抗日武裝往往選擇山高林密的偏僻地區建立抗日的根據地。這些地方歷來經濟落後、災害多發、人民生活十分困苦。陜甘寧抗日根據地平均每平方公裡還不到10個人,農作物則以信貸增貸條件信貸年息小麥、谷子為主,平均畝產連100斤都不到,欠收年份每畝產量隻有四五十斤。

一邊是烽火連天的戰場,一邊卻是食不果腹的艱難境況,抗日根據地怎樣才能改變貧瘠蕭條的面貌,快速彌補與日本侵略者在經濟實力上的鴻溝呢?

抗日根據地絕地反擊:一半烽火連天,一半開荒辟地

1937年,為瞭迅速扭轉抗日根據地在經濟和物資供給上的困難局面,黨中央決定,要建立支持民族解放戰爭的戰略基地和堡壘,為長期持久抗戰做好充分準備。而戰略基地的重要經濟基礎,就是農業生產。在陜甘寧邊區,為瞭迅速醫治戰爭創傷,恢復農業經濟,中共中央從1937年8月以後,開始停止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,同時開始推行減租減息運動,在抗戰的前提下,矛盾被暫時的擱置在瞭一邊。

13



生產關系的理順,極大激發瞭抗日根據地人民的勞動熱情,但怎樣讓更多的土地得到開發,生產更多的糧食,各個抗日根據地依據自身的特點,推出瞭發展生產的各種措施。1938年,陜甘寧抗日根據地提出“農業第一,提高產量,保障供給“的經濟發展政策,鼓勵農民加大在土地上的投入。1938年2月,晉察冀根據地頒佈《墾荒單行條例》,條例規定,鼓勵農民開墾荒地,土地所有權歸墾荒農民所有。依靠瞭人民,依靠著抗日的決心,抗日根據地裡原來荒廢的土地,越來越多的被開墾瞭出來,抗日根據地裡的經濟,也開始瞭復蘇。

14



數據顯示,陜甘寧邊區1936年耕地面積為8431006畝,而到1940年,耕地面積擴大瞭11742082畝。僅僅四年時間,耕地面積增加瞭30%。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平山、阜平等9個縣,1938年和1939年兩年墾荒土地面積就達到瞭15000畝。

造武器、建工廠、開銀行 抗日根據地經濟大放光芒

1939年的5月,一群帶著滿腔抗戰救國熱情的年輕學生,從四面八方來到瞭延安,學生們的知識,就是發展根據地經濟的最好武器,中央需要建立學術研究機構,將科技人才集中起來,解決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。1940年9月1號,開設瞭物理、化學、地礦和生物四個系的延安自然科學院正式開學,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研究自然科學的高等學府,正式成立。

15



70多年前,年輕人來到延安之後,並沒有扛上槍走上戰場,但他們在延安打響的,卻是抗日經濟戰場上的槍聲。從1940年開始,延安自然科學院的實驗室裡。抗日前線所需的各種緊俏原料,每天都在緊張的生產試驗之中,在今天回溯歷史的過程中,眼前的這張研制手榴彈的照片,是不得不提的一個故事。

16



17



在1940年,根據地抗日武裝配備的手榴彈,基本都使用白生鐵工藝,這種工藝生產的手榴彈,爆炸威力小,在戰場上的殺傷力不強,消息傳到延安,自然科學院的師生們連夜展開瞭試驗,在學院的鋼爐裡,師生們冶煉出瞭新的手榴彈鋼鐵原料灰生鐵。

以灰生鐵作為原料制造的手榴彈,威力大,殺傷半徑大,新武器迅速地被配備到瞭各個抗日前線,科學院的名聲由此傳遍瞭整個根據地。

有瞭科技的力量,陜甘寧抗日根據地的工業建設也開始步入正軌。從1938年開始,抗日根據地創建瞭自己的紡織廠、硝皮廠、石油廠、煤礦、印刷廠、造紙廠、面粉廠等工業企業。根據地政府為發展經濟,還施行瞭減稅政策,發放低息貸款,鼓勵華僑和工商業者到根據地投資建廠,興辦實業。抗日根據地經濟的迅速恢復,使得抗日前線的軍事勝利也不斷傳來。

18



1937年,陜甘寧邊區銀行成立,隨即銀行在西安、重慶等地陸續開設瞭辦事處和分行。1938年6月,由於延安市面上小額法幣短缺,抗日根據地的百姓購買物質都用郵票來找零,十分不便。邊區銀行以延安光華商店作為信用保證,發行票面為五角、二角、一角、五分、二分的“光華券”作為法幣的證所稅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輔幣。方便瞭群眾的使用,雖然邊區銀行發行這種小面額的“光華商店代價券”,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貨幣,但由此邁開的,卻是抗日根據地獨立建設自己金融體系的步伐。

70多年前,根據地有瞭自己的貨幣之後,經濟建設開始迎來瞭新的局面,隨著抗日武裝的迅猛發展,建立統一規范的財政保障制度,也逐漸成為瞭根據地經濟建設的一個重中之重。

1937年到1938年,陜甘寧抗日根據地連續三次發出通令,要求在全區統一財政管理。在1937年12月邊區政府發出的通令中,對於收繳財政權利的意義,通令是這樣闡述的,“在抗戰中統一財政的確是當前重要工作之一。因為一切抗戰動員都需要調節款項,才能充實戰爭力量。”

19



20



在這本研究抗戰時期財政歷史的書中,有這樣兩張表格,清晰的記載瞭陜甘寧抗日根據地,在1937年到1940年間的財政的收支變化,在收支的細則中,我們可以清楚看到,不僅是錢款的收支,根據地的財政管理范圍,已近延伸細化到瞭公糧的繳納情況。

抗日根據地在經濟建設上的成就,保證瞭充足的財源,由此也保障瞭八路軍、新四軍在抗戰前線上的各種軍事需要。1940年6月7日,八路軍總部宣佈,八路軍正規部隊由抗戰爆發時的4萬人,發展到瞭50萬人,八路軍共收復縣城150座,斃、傷、俘敵偽40萬人,抗擊日軍達47萬人。

21



1937年到1940年,中國的大地上,晉察冀,晉冀魯豫、山東、華中、蘇北、華南等19個抗日根據地,如雨後春筍,牢牢地釘在瞭侵華日軍的後方,抗日根據地在經濟建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,讓最終奪取抗戰勝利,成為瞭可能。

新聞來源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china/hgjj/20150831/175623128933.s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jst3ls75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